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商税务百科
又一私募拿到公募牌照!韭菜要小心,你最害怕的"假公济私"可能要来了!
  继鹏扬和凯石"私转公"后,又有一家市场知名私募基金公司拿到公募基金业务牌照。近日,证监会行政许可批复信息显示,博道基金和国融基金获准设立,相比于券商系背景的国融基金,博道基金的设立显得更为引人关注。这意味着,继鹏扬和凯石"私转公"后,又一家市场知名私募基金公司拿到公募基金业务牌照。

  即将迎接现场检查

  公开资料显示,博道投资于2016年5月27日向证监会递交了申请设立博道基金的材料,并于2016年8月1日正式获受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7月15日,证监会在《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框架下,调整基金公司设立审批程序,由申请人先组建公司、证监会实施现场检查后再批准设立的做法,改为证监会先批准筹建、申请人组建公司并通过证监会现场检查后再开业。博道基金申请受理于2016年7月15日后,属于按新审批程序获得批准设立的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获批代表着证监会对我们前期准备工作的认可,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稳步有序地进行公司成立和开业申请工作。"对于此次获批,博道相关负责人说道。据了解,博道投资为申请设立公募基金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包括系统建设、人员配备等,内部也做过多次公募业务演练。"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认真准备迎接现场检查。"博道投资相关人士公开表示。

  了解到,第一例完成"私转公"的案例发生在新规实施前的2016年6月28日,由原私募机构鹏扬投资掌门人杨爱斌创办的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核准设立。目前,根据证监会网站最新公示的行政许可申请情况显示,仍有40多家拟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正在排队候批,包括券商系、保险系、电商系、私募系等多种类型的机构。

  防范利益输送成难题

  自2013年《资管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公布和新基金法实施以来,私募想要跨入公募大门已无政策障碍。在2016年5月举办的"中国私募基金业2016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曾公开肯定私募基金的发展成果,并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从实践来看,私募涉足公募的方式比较多元化。

  2015年3月,由蒋锦志掌舵的景林资产入股长安基金,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参与现有基金公司股权的方式进军公募业的私募机构。2015年4月份,私募基金掌门人杨爱斌联手上海华石投资发起设立鹏扬基金公司,成为首家私募掌门人直接发起设立并控股的基金公司。2015年9月份,凯石投资陈继武联手李琛以个人名义,发起设立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2015年12月份,私募大佬重阳投资也宣布进军公募,不过其在2017年4月12日退出了申请。2016年5月底,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博道基金现身公募申请名单。2016年9月底,知名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朱雀投资成为申请公募牌照的又一家100亿元资管规模的私募。

  不过,鼓励归鼓励,要想发展,标准才是硬道理。

  依据《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的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作为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同时还应满足: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3年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平均不低于20亿元、3年以上证券资产管理经验等一揽子要求。

  具体而言,私募公司申请设立管理公募基金所需的费用,主要分为初始费用和后续费用。初始费用为设立公募前期所需投入的一次性成本,主要包括软件费用和硬件费用。仅公募基金每年人工成本一项,就需要200多万元。

  由于门槛较高,私募申请公募牌照的进度并不快。以鹏扬基金为例来看,从设立申请经历了长达15个月的申报过程,终于彻底放弃了私募业务,转向公募专户。

  尽管获取获取"公募牌照"意义在于扩张资管规模、拓展经营领域,但是依然有"利益输送"的隐患。

  上海一业内人士李先生表示,公募和私募在业务范围上有较高重叠性,容易引发利益输送、公平交易等风控问题,导致监管层的审批相当谨慎。同时,公募基金的申请在场地要求、注册资本、信息技术、人员配备、风控水平等方面有严格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私募机构很难满足条件。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曾表示,"私募做公募业务最敏感的问题是如何避免用公募的钱对私募进行利益输送。对于私募机构申请公募牌照,监管层最为担忧可能也是利益输送、公平交易等内部风控相关问题"。

  此外,部分私募机构还存在产品线过多且过于复杂,或创新太多,易存在隐含风险等问题,这也是监管层对放行公募牌照慎之又慎的重要原因。
 免费核名 注册公司免费核名